8日下午,台江区上海卫生院内,市民正在接种新冠疫苗。
截至1月7日,我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4.1万剂次,从效果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总体平稳有序。昨日,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陈杨伟副主任医师介绍。对于新冠疫苗的接种流程等问题,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记者探访接种现场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台江区上海卫生院,来这里接种疫苗的人不少,秩序井然。
据介绍,接种新冠疫苗的流程与其他疫苗无异,均需测温、查看八闽健康码、候诊、登记、叫号、接种,再留观30分钟。如无异常,待医护人员签字后便可离开,若出现不良反应,现场有医生及时诊治。
记者在现场看到,接种疫苗的市民自觉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在登记口、接种区有序排队。在登记口,工作人员通过读卡器,核对、登记市民的身份信息等。接种过程中,医生会与市民仔细核对疫苗种类和有效期,确保接种无误。现场还设有异常反应处置室,由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驻点医护人员和上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两队人马共同组成“异常反应处置队伍”。
“扫码接种,可将疫苗与个人信息匹配,实现每一剂疫苗皆可追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专家解答热点问题
来自省卫健委消息,截至1月4日,我省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4万剂次。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陈杨伟介绍,本次我省使用的是中生北京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他昨日详细解答了接种热点问题。
国产新冠疫苗相当可靠
陈杨伟介绍,“国产新冠疫苗采取的灭活技术,是一种‘老派’但非常成熟的技术。相当可靠。”陈杨伟说,目前国内接种的新冠疫苗安全性良好,已累计完成几百万剂次的临床试验和接种,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
保护期可达半年以上
“目前证据显示,新冠疫苗保护期可达半年以上。”陈杨伟介绍。
但需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达不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均有关。
不良反应可能有这些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通常在2天~3天内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行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处理。
陈杨伟说,“在没有国家规定的指南和方案之前,建议不要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新冠疫苗。”
现阶段重点人群可以接种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省现阶段紧急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涉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物品、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信相关工作人员。
7种人不适合接种
“现阶段,接种对象为18岁~59岁健康成年人,共接种2剂,两剂间隔21天~28天。”陈杨伟介绍。
7种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1.以前接种本疫苗出现过敏者;2.有严重慢性病、过敏体质者;3.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4.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患者;5.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或免疫功能缺陷患者;6.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7.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接种者要留观半小时
陈杨伟介绍,接种者要向医生如实报告自身相关情况;接种以后务必就地观察半小时,无异常方能离开。因为接种是肌肉注射,局部皮肤要保持干净、干燥。
接种后注意这些事项
陈杨伟提醒,接种后应多休息,多饮水,注射部位保持干净卫生,不清洗、挤压、按摩接种部位,以防局部感染;应查看接种预约,掌握下次疫苗接种时间。
来源:福州晚报、福州新闻网
实习编辑:黄秀卿 责编:洪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