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328209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闭馆“升级”两个多月 华林寺5月18日试开放 [editor] => (编辑)林昱星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3-05-12 15:44:26 [createdby] => 10006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3-05-12 16:35:20 [publishedby] => 10006 [modified] => 2023-05-12 16:35:21 [modifiedby] => 10054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825 [virtual_pv] => 425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cdv_type] => 0 [content] =>

经历千年沧桑的华林寺,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今年3月6日,华林寺闭馆启动展陈更新及环境提升项目,如今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5月11日记者从福州市博物馆获悉,此次展览将首次推出华林寺大殿专题展,通过数字赋能,讲述千年古寺的前世今生。全新的造景、文物和拓片的展出、“黑科技”的加入,“升级”后的华林寺将于5月18日试开放。

正在闭馆提升的华林寺。

老物件造景 古寺添新趣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林寺位于屏山南麓。在过去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屡次修葺,这栋木构仍保持北宋初期的法式特征,从年代上看,这是全国第七、长江以南第一的木结构建筑。

大殿进行了清灰作业,焕然一新。

5月11日,记者提前探秘正在闭馆提升的华林寺,寺内景象“焕然一新”。华林寺大殿进行了清灰作业,建筑整洁而古朴。大殿外的草坪进行优化。通往大殿的石板路两侧,用花岗岩展板和白色石子作为点缀。草皮翻新后,两侧各种植了一株小叶榕,古建筑和福州市树相得益彰。

通往大殿的道路两侧用花岗岩展板和白色石子作为点缀。

原先堆放在华林寺内的石构件文物也重新整理,以造景的形式展出,给古寺增添新趣。

防虞石构件做成了水池景观。

大明成化年间的石槽。

大殿西侧的草坪,出土于鼓屏路湖东路路口的“防虞”石构件,恢复古代功能,做成了水池景观。水池边,还有大明成化年间的石槽相呼应。

文物石狮子在林荫下虎虎生威。

大殿东侧的大樟树下,黑色的细石铺就林下空间。寄存在华林寺的文物石狮子,在林荫下虎虎生威。石槽、柱础、井圈等石构件,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荫下,别有一番情趣。

石构件文物。

石构件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情趣。

上世纪八十年代华林寺落架大修时拆下的大殿木构件,也在此次提升中“住”进了玻璃展柜,以更好的展示和保存条件迎接参观游客。

林公碑记拓片 首度对外展出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林则徐碑记原始拓片的首次展出。

清代嘉庆到道光年间,华林寺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修缮,林则徐当年曾为重修华林寺撰写碑记。

福州市博物馆华林寺保护管理所所长陈恺旻表示,林公碑已经损毁,不过在整理华林寺资料时,文物工作者发现了“林公碑”的拓片。“之前我们没有展出过林公碑拓片。我们发现,林公碑记在网络上有流传几个版本,但谬误较多,我们将利用拓片还原林公碑,让福州市民了解真实的碑文内容,对华林寺有更准确的了解。”陈恺旻说。

值得一提的是,华林寺的展陈将首次采用数字技术。 福州市博物馆馆长张振玉介绍,华林寺的展览通过数字化的模式,动静结合,唤醒游客记忆:“作为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不可移动文物,华林寺大殿福州的镇城之宝。为了增加趣味性,我们加入了AR‘寻宝’小游戏,进入AR界面后会出现大殿的构件模型和介绍,参观者可以对应寻找构件在大殿中的位置。”

张振玉告诉记者,除了林则徐外,李纲、张浚、王应山、谢肇淛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和华林寺有一段渊源,此次展陈将介绍名人和华林寺的故事。



来源:掌上福州APP
编辑:林昱星 责编:庄颖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305\/1daa056d533493aa261884b70e8a3d71.jpeg","id":"2616756"}] [url] => /p/328209.html [all_pv] => 825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305/1daa056d533493aa261884b70e8a3d71.jpeg ) 1

闭馆“升级”两个多月 华林寺5月18日试开放

2023-05-12 16:35   福视悦动  

经历千年沧桑的华林寺,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今年3月6日,华林寺闭馆启动展陈更新及环境提升项目,如今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5月11日记者从福州市博物馆获悉,此次展览将首次推出华林寺大殿专题展,通过数字赋能,讲述千年古寺的前世今生。全新的造景、文物和拓片的展出、“黑科技”的加入,“升级”后的华林寺将于5月18日试开放。

正在闭馆提升的华林寺。

老物件造景 古寺添新趣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林寺位于屏山南麓。在过去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屡次修葺,这栋木构仍保持北宋初期的法式特征,从年代上看,这是全国第七、长江以南第一的木结构建筑。

大殿进行了清灰作业,焕然一新。

5月11日,记者提前探秘正在闭馆提升的华林寺,寺内景象“焕然一新”。华林寺大殿进行了清灰作业,建筑整洁而古朴。大殿外的草坪进行优化。通往大殿的石板路两侧,用花岗岩展板和白色石子作为点缀。草皮翻新后,两侧各种植了一株小叶榕,古建筑和福州市树相得益彰。

通往大殿的道路两侧用花岗岩展板和白色石子作为点缀。

原先堆放在华林寺内的石构件文物也重新整理,以造景的形式展出,给古寺增添新趣。

防虞石构件做成了水池景观。

大明成化年间的石槽。

大殿西侧的草坪,出土于鼓屏路湖东路路口的“防虞”石构件,恢复古代功能,做成了水池景观。水池边,还有大明成化年间的石槽相呼应。

文物石狮子在林荫下虎虎生威。

大殿东侧的大樟树下,黑色的细石铺就林下空间。寄存在华林寺的文物石狮子,在林荫下虎虎生威。石槽、柱础、井圈等石构件,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荫下,别有一番情趣。

石构件文物。

石构件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情趣。

上世纪八十年代华林寺落架大修时拆下的大殿木构件,也在此次提升中“住”进了玻璃展柜,以更好的展示和保存条件迎接参观游客。

林公碑记拓片 首度对外展出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林则徐碑记原始拓片的首次展出。

清代嘉庆到道光年间,华林寺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修缮,林则徐当年曾为重修华林寺撰写碑记。

福州市博物馆华林寺保护管理所所长陈恺旻表示,林公碑已经损毁,不过在整理华林寺资料时,文物工作者发现了“林公碑”的拓片。“之前我们没有展出过林公碑拓片。我们发现,林公碑记在网络上有流传几个版本,但谬误较多,我们将利用拓片还原林公碑,让福州市民了解真实的碑文内容,对华林寺有更准确的了解。”陈恺旻说。

值得一提的是,华林寺的展陈将首次采用数字技术。 福州市博物馆馆长张振玉介绍,华林寺的展览通过数字化的模式,动静结合,唤醒游客记忆:“作为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不可移动文物,华林寺大殿福州的镇城之宝。为了增加趣味性,我们加入了AR‘寻宝’小游戏,进入AR界面后会出现大殿的构件模型和介绍,参观者可以对应寻找构件在大殿中的位置。”

张振玉告诉记者,除了林则徐外,李纲、张浚、王应山、谢肇淛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和华林寺有一段渊源,此次展陈将介绍名人和华林寺的故事。



来源:掌上福州APP
编辑:林昱星 责编:庄颖